今年上半年
厦门港国际航行船舶加注超27万吨“保税油”
2月23日,供油驳船“海达588”从海奥库提油,为燃油加注业务做准备。(资料图/记者 陈立新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郑伯坚)昨日,在厦门海沧海关的监管下,国际航行船舶“XIN DONG GUAN 14 新东莞14”在厦门港海宇码头完成200吨低硫船用燃料油的加注作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厦门港累计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保税船用燃料油416艘次,同比增长6.12%;加油量27.45万吨,同比增长16.37%。
保税船用燃料油(以下简称“保税船燃”)是指按照国际通用惯例,为国际航行的船舶提供免税油品供应,所用油品是保税状态下的国外进口油或者国产油。与普通燃油相比,保税船燃具有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优势,可有效降低国际航运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
厦门港近年来持续优化保税船燃供应链体系。今年2月之前,厦门口岸仅有2家国家牌照的保税船燃供应企业。在厦门海关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厦门昆仑燃料油在2月1日获颁首张厦门地方牌照,随即2月26日完成保税燃油首单加注。
厦门海关创新推出的“两仓功能叠加”改革试点成效显著。“两仓功能叠加”落地后,企业仅需租用一个油罐即可同时实现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的功能,有效降低租罐成本,减少倒罐环节,提高油罐使用率,压缩出库时间。
自3月29日“两仓功能叠加”试点运行以来至6月30日,厦门港累计加注国际航行船舶769艘次,供油总量45.55万吨,价值2.59亿美元,为企业节省费用1269.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