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机械网 - 船舶机械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船舶海工 | 技术动态 | 舰船快讯 | 物资市场 | 政策法规 | 综合信息 | 航运信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航运信息 > 浙商证券:船舶行业将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船舶制造央企或率先受益“一带一路”、“中特估”
Q.biz | 商业搜索

浙商证券:船舶行业将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船舶制造央企或率先受益“一带一路”、“中特估”

信息来源:ship-china.com   时间: 2023-05-23  浏览次数:5

智通财经APP获悉,浙商证券(601878)发布研究报告称,船舶行业处于中长期底部区域,未来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上一轮周期从2003年开始,2006-2007年新船订单达到高点。按照船舶15-20年寿命估算,2023-2026年将迎来新一轮新船订单高峰。箱船订单开启,后续油轮、干散、气体船等需求向上;供求紧张,驱动船价进入上行周期。市场持续打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船舶制造央企随着盈利能力正逐渐进入上升区间,率先受益于“一带一路”、“中特估”。

板块标的:中国船舶(600150.SH)、中国海防(600764)(600764.SH)、亚星锚链(601890)(601890.SH)、中国重工(601989)(601989.SH)、中船防务(600685)(600685.SH)、中国动力(600482)(600482.SH)、中船科技(600072)(600072.SH)等

浙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民船:箱船订单开启、油轮干散接力,置换为主、新增及环保共同驱动行业进入上行的景气周期

需求持续上行:1)产业链传导模式:集装箱运价上涨—箱船船东大幅盈利—箱船船东资债表改善---上游造船业大幅下单;同理,油轮因航线拉长、环保降速促油轮需求提升,导致运价上涨,船东盈利后加速下单;后期干散货船作为存量最大的一种主力船型,受制于产能船位有限,存在抢占产能而提前加速下单的预期,行业指数有望持续上涨。

供给现状:1)供给收缩:与上一轮周期相比,供给端大幅出清,产能持续向中韩转移,向头部企业转移,尾部产能显著出清,集中度提升;中国占全球造船业份额从上一轮周期约15%提升至本轮约50%;2)行业不断向头部集中(近十年CR10从40%提升至70%);3)扩产周期长,新增供给难度大,龙头公司2023-2027年业绩确定性强。

打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船舶央企受益一带一路、中特估

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协议金额达210多亿元,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最大金额的新纪录;市场持续打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船舶制造央企随着盈利能力正逐渐进入上升区间,率先受益于“一带一路”、“中特估”。

军船:“内生”中国蓝军建设装备大发展,“外延”资产整合打开发展天花板

内需:我国海军由近海防御向远洋护卫持续转型,打造先进舰队是建设强大海军的基础保障。公司作为我国军用船舶最重要制造基地之一,有望持续受益于海军现代化建设;外贸:海军舰船出口预期乐观,看好军贸长期发展空间。

风险提示:全球船舶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船舶机械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