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船师,通常被称为“船舶医生”,一艘船舶从图纸设计到搭建第一块钢板,再到投入营运后的每年例检,始终需要验船师的细心查验。在德清就有一位不辞劳苦、执着坚守的验船师,他在验船一线工作34年,是德清港航一张永不褪色的“金名片”。他就是来自县港航管理中心的陈家星。
近日一早,记者在德清县新市镇一家造船厂内见到了陈家星,在各种嘈杂的焊接声中,他正在逐个检验船体结构的尺寸以及构件装配精度,核对是否与图纸吻合。“这些都是运散水泥船。”陈家星指了指周围这些巨大的船体构件,大声向记者介绍道,“验完这边还要去看看船身的焊缝质量。”只见他从一米高的钢板上跳下来,转身又顺着一架梯子熟练地爬上了四米高的船身。
陈家星今年57岁,自中专毕业后就一直在德清从事船舶检验工作,这一做就从年轻小伙到即将花甲之年。
“验船我们行话又叫‘爬船’,不是走走看看这么简单。”陈家星说,船舶检验是安全航行的第一道防线,验船师就是船舶建造质量和安全航行的“守护神”。
爬上船后,陈家星从甲板上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孔”钻进了船舱,开始检验焊缝质量。从“小孔”往里看,黑漆漆的一片。而一到夏天,船舶甲板发烫,最高温度可达70℃,船舱里就跟炼丹炉似的,人一进去,汗就吧嗒吧嗒往下流。
陈家星说,他平时的工作时间也不固定,得根据造船进度而定。高温季节,考虑到钢板热胀冷缩问题,部分检验项目还要安排在夜晚进行。
漆黑闷热的暗舱、刺鼻的油漆味、工地的嘈杂声……这些让人难以忍受的苦与累,对陈家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一圈检查下来,陈家星已经满头是汗,身上的制服也印出了汗渍。“我们要做的就是守牢底线,把好船舶质量安全关。”他说,一艘船从建造到首次出行,至少需要验船师检验5次。34年以来,经陈家星检验的船舶已有3000多艘,从未发生过一起质量事故。
有一次,当地一家造船厂擅自将一侧船体封住,在船舶检验时也不肯拆开。陈家星告知对方,船体内部结构他必须亲眼看到、亲手检验,才会出具检验报告。最后,在陈家星的坚持下,船厂只得费尽力气拆开,自此就再也没出现过擅自封船的现象。
如今,随着船舶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船舶的构造也愈发复杂,但不管是多细小的地方,验船师也必须要亲自检验,确保每一处都符合要求。凭着高超丰富的验船技术,陈家星多次被省里点名负责船舶检验工作。也正因为陈家星的“较劲”,让“德清制造”的游船在业内成为了金字招牌,远销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不过,陈家星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无奈。“现在我们县内只有两个验船师,我是年纪最大的了。”验船师也是匠人,陈家星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来,他也愿意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让验船师的工匠精神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34年与船同行,34年执着坚守。陈家星把青春和热情都贡献给了热爱的船舶检验事业,也见证了“德清制造”船舶的发展。“看着自己检验的船舶平安出航,船员们都安全返航,我就心满意足了。”
(原标题《德清“船舶医生”陈家星》,原作者陈明月。编辑陈德明)